 臺當局破壞兩岸關系,使臺灣無法融入區域經濟,必然影響臺灣經濟發展。資料圖片來源于大公網 “中國(大陸)、日本、韓國、澳洲、新西蘭及東盟10國早前正式簽署‘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’(RCEP),逐漸消除關稅壁壘,但臺灣卻無法加入,日后臺灣的機械廠商、工具機、汽配零組件廠商,就完全沒有優勢與日、韓競爭,東南亞市場也玩完,搞不好就剩下一堆破銅爛鐵了!痹谂_中經營汽車配件的臺商阿茂憂心忡忡地表示,臺灣未來經濟前景堪憂,將導致更多企業出走。兩岸學者指出,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體現一中原則的“九二共識”,導致兩岸關系惡化,以致臺灣不能加入RCEP,無法融入區域經濟。 “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”(RCEP)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。15個成員國經濟規模高達26萬億美元,占全球GDP三成,整體關稅廢除率高達91%。對臺灣而言,RCEP經濟體是重要的經貿夥伴。臺灣中華大學講座教授尹啟銘撰文指出,2000年RCEP經濟體占臺灣外貿出口31%,2010年提升到55%,去年更增至58%。但臺灣不能加入RCEP,仍須交較高的關稅,增加生產成本,這對臺灣經濟的打擊可想而知。島內產學界擔心面對日、韓廠商的競爭,臺灣產品將失去競爭優勢。 臺出口將減少620億元 國際智庫“彼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”研究結果顯示,臺灣地區未加入RCEP,到2030年時臺灣地區的出口值將減少80億美元(約620億港元)。其中,石化業、紡織業上游原料、工具機、鋼鐵等產業因關稅劣勢將首當其沖受到沖擊。 “從地圖上看,RCEP就是‘環臺’經濟自由貿易圈,臺灣現在是一個孤島,我們是孤島上的孤兒!迸_商阿茂表示,臺灣的產業結構和日本、韓國比較像,這次RCEP的簽署,不僅中日首次建立直接的自貿區關系,也讓中日韓自貿區成型。 阿茂說,臺灣有實力的傳統產業陸續已轉移到大陸、東南亞等地辦廠,而研發基地及一些中小企業則留在島內。雖然傳統產業附加值不高,但能解決就業問題。臺灣無緣RCEP,傳統產業競爭力將下降,必導致更多廠商離開臺灣,沒法走的只能關廠倒閉!爸心喜繉⒘粝乱欢咽I的制造業人口,形成臺灣的鐵銹地帶! 石化紡織競爭力下降 RCEP對臺紡織業的沖擊也不容小覷。臺灣區織襪工業同業工會理事長、琨蒂絲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魏平儀表示,“目前臺灣大大小小70000多紡織企業中,最多只有兩成左右廠商有提高附加值和尋找新客戶的能力,其他廠商的資金和技術都不行,將可能倒閉! 魏平儀分析,臺灣紡織業最強的是面料、布料,以前臺灣的布料和面料出口到大陸,在大陸做成成衣再出口其他國家和地區。大陸的生產成本提高后,臺商把廠家遷移到越南,越南目前是臺灣最大的海外成衣生產基地,F在大陸與越南都在RCEP內,關稅降低,最終會降低八、九成,而臺灣不在RCEP內,無法享受關稅優惠,所以今后臺灣出口到越南的面料、布料將比大陸的貴了六成。越南的商家當然選擇從大陸進口面料布料了!案鶕浪,越南客戶從大陸進貨與臺灣進貨相比差價會在至少三成左右,所以對臺灣影響很大! 魏平儀說,臺灣的紡織業最大的依賴是大陸市場和越南市場。即便是已經遷移到越南辦廠的臺商受到的影響也是一樣的!芭_商設在東南亞各國的紡織廠,是產業鏈的末端公司,做成衣部分,布料和面料都是從臺灣進口。在RCEP上路后,同樣面料,從大陸進口比臺灣進口便宜很多,當然選擇從大陸進口,所以臺灣最強的面料布料就失去競爭力,這是很嚴重的打擊! 除了紡織業,臺灣石化業界也頗為憂慮。在高雄一家石化公司任高級主管的羅鼎俊向大公報記者表示,RCEP簽署,中日韓間關稅下降,這對主要銷往大陸的臺灣石化業影響最大。 羅鼎俊說,東盟是臺灣石化產品的重要出口市場,當中國大陸、日本和韓國等RCEP成員享有關稅優惠、免關稅時,對臺灣石化業沖擊很大!芭_灣紡織、鋼鐵這些產品主要市場在歐美,但石化業主要是東南亞市場,所以影響更大! 福建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蘇美祥表示,蔡當局不承認“九二共識”,不僅破壞兩岸關系,還“倚美抗中”,提出“平衡且多元”的對外經貿策略,企圖與大陸經濟“脫鉤”,根本是違背經濟規律的政治操作。臺灣對RCEP成員體的出口額占其總出口的比重約70%,由此,臺灣未來出口與經濟預期陷入悲觀在所難免。 臺經濟邊緣化 整體薪資下降  臺灣無法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,產品競爭力下降。資料圖片來源于大公網 在RCEP經濟體中,中國大陸占據要位,經濟發展將更受益,而缺席的臺灣將面臨在亞太地區邊緣化的風險及更多競爭的考驗。臺“行政院”前政務委員朱云鵬及“國發會”前主委林祖嘉預測,RCEP簽署后,臺灣將長期被拒于各項區域整合之外。兩人都認為,RCEP生效后臺灣將出現兩種效應,一是失業率升高,二是平均薪資停滯或下降。 針對臺當局相關部門鼓勵傳統產業提高附加值和競爭力來應對RCEP沖擊的建議,高雄一家石化公司任高級主管的羅鼎俊認為蔡當局說得容易,相應的投入工作沒有十年八年是沒有成效的。 此外,臺當局積極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(CPTPP),聲稱CPTPP有三分二國家跟RCEP國家重疊,且中國大陸沒加入CPTPP,期望以此紓緩RCEP帶來的沖擊。羅鼎俊認為這是“臺當局一廂情愿,畫餅而已! 羅鼎俊表示,大多數島內傳統產業經營業者都認為,臺當局破壞兩岸關系,進入目前由日本主導的CPTPP的可能性不高!皳Q句話說,CPTPP不是臺灣的出路,臺灣的出路還是要改善兩岸關系,才有發展空間! 與大陸“脫鈎” 臺自損競爭力  臺灣經濟的出路在於改善兩岸關系,從而融入區域經濟。資料圖片來源于大公網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勇表示,由于臺灣地區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,所以在沒有中國大陸默許的情形下,無法與RCEP這些亞太經濟體(除新加坡外)簽署類似的自貿協定,這將減弱臺灣地區產品在這些國家市場的出口競爭力,將對臺灣地區本土企業帶來很大的競爭壓力。 王勇表示,兩岸簽署ECFA(經濟合作框架協議),今年已滿十年,但目前大陸尚未做出終止該協議的決定,因而,臺灣地區相較于大陸競爭力較弱的農產品、傳統制造業產品在出口至大陸時,仍可以繼續享受到大陸的單方面零關稅讓利,由此,臺當局試圖推動與大陸經濟脫鉤,轉而試圖與美國、日本建立新產業供應鏈的圖謀是不現實的。 王勇認為,臺灣地區應改善兩岸關系,在ECFA良好運作的基礎上繼續加深與大陸的雙邊互惠經貿自由化合作,由此,在中國大陸的默許下,臺灣才有可能逐步推進與亞太主要經濟體簽訂類似RCEP的自貿協定,從而提升臺灣地區產品和產業的競爭力,加深臺灣地區與亞太地區經濟聯系和優勢互補,以國際外力助推臺灣地區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轉型及可持續發展。 相關鏈接 RCEP全球最大自貿區 起源 東盟2011年在緬甸內比都舉行第18次經濟部長會議,討論關於“如何與其經濟夥伴國共同達成一個綜合性的自由貿易協議”議題,產生組建RCEP的草案。東盟在同年11月正式通過RCEP,并於2012年8月成功“組群”。東盟10國、中國、日本、韓國、印度、澳洲和新西蘭共16國經濟部長同意共同組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(RCEP) 過程 16個成員國由2013年5月起展開多次談判,但一直都未有最終定案。直至2020年11月4日,東盟第35屆峰會在泰國曼谷舉行期間,東盟發表聲明宣布,除印度外,15個RCEP參與國完成談判 簽署 RCEP于2020年11月15日正式簽署 成員 中國、韓國、日本、新西蘭、澳洲和東南亞國家聯盟(東盟)10國。東盟成員國分別為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泰國、文萊、柬埔寨、印尼、老撾、緬甸、菲律賓和越南 人口 自貿區橫跨15個國家21億人口 規模 經濟規模超過26萬億美元,占全球GDP約30%,貿易額也占全球約28% 內容 RCEP涵蓋議題包括貨品交易、服務、投資、經濟與技術合作、知識產權、競爭與爭端解決等。其目的是降低關稅,成員國間相互開放市場,用促進投資的方式來幫助新興經濟體趕上全球其他地區 RCEP沖擊臺灣產業一覽 塑化產業 身兼臺塑總裁與工業總會理事長的王文淵曾指出,臺灣尚未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(CPTPP),RCEP則完成簽署,將不利臺灣產業競爭,塑化產業持續面臨嚴峻挑戰。 鋼鐵產業 島內中鋼主管認為,中鋼現在每年銷往中國大陸約70萬噸鋼品,因兩岸間有ECFA,商品享有關稅優惠,但當RCEP生效后,恐將影響中鋼競爭優勢。臺灣出口至RCEP成員國產品以碳鋼熱冷軋、不銹鋼、鍍面鋼卷等產品為主。 紡織產業 臺灣紡拓會秘書長黃偉基指出,RCEP完成簽署對臺灣紡織業競爭壓力一定會增加。在后疫情時代,紡織廠大者恒大趨勢更加明顯,小廠要持續生存,必須精進研發能力,才能在市場突圍。 工具機產業 臺灣工具機大廠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說,臺灣并非RCEP簽約成員之一,沒有享有關稅減免優惠。若RCEP簽署后韓國享有3%到5%降低關稅幅度,臺廠還可以因應;但若降低幅度達10%,對臺灣工具機業者的沖擊就較大。 來源:大公報 作者:何德花
責任編輯:李欣 |